15-19歲青少年自殺率連年攀升,我們的孩子,還好嗎?
賴雷娜、炎亞綸 專訪影片連結:https://youtu.be/ebg6MuGQ0XQ
-
炎亞綸:「我記得自己小時候非常開朗,進到青春期時比較壓抑,容易被點燃情緒的火藥庫。」
賴雷娜:「我現在是一個很幸福的媽媽,但小時候父親浪子性格,讓媽媽常對我說如果沒有生下妳那有多好。」
《親子天下》進行了一份萬人調查, 希望了解他們如何評價自己,也分析網路社交和情緒力的關係, 嘗試為最不安的數位原生世代,找出情緒問題的解方。
I-LIFE創辦人賴雷娜參與其中接受專訪,分享自己如何在脆弱的成長背景中,幫助自己長出情緒自癒力。
透過影片的摘要,邀請您一同關注愛與連結的心理必修課題,面對情緒長出更多自癒的能力。
--
💡 年少時跌跌撞撞,如何走出陰影?
炎亞綸:「我們都習慣扮演被害者的角色,但當你不溝通,這些事不會消失。」
💡 覺察安頓自己的情緒,從好好溝通開始
賴雷娜:「跟我們所愛的人溝通,要戒掉一個非常重要的毛病,就是批評或指責的口氣。」
💡 創造人記得愛與連結,你會發現世界沒有想像這麼糟
賴佩霞:「遇到衝突時,我們常躲在網路後指責別人,卻沒有核對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。」
#賴雷娜 #炎亞綸 #復原力 #心理健康 #情緒自癒力 #半熟大人